三目金相显微镜适用于材料科学、机械制造、质量检测等领域。通过高倍率放大,可清晰呈现晶粒、相界、夹杂物等组织特征,用于铸件质量鉴定、原材料检验及材料处理分析。
 
  三目金相显微镜通过底部的光源向上照射样本表面,光线垂直入射到金属等不透明材料上,经样品反射后进入物镜,物镜将样品表面的微观结构成像在目镜的焦平面上,人眼通过目镜观察到放大的图像。同时,第三个端口将图像传输给数码成像设备,实现图像的数字化记录和分析。
 
  结构特点
 
  三目设计:除了两个供人眼观察的目镜外,还配备了第三个端口,可连接数码摄像头或数码相机,方便将显微镜下的图像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观察、记录和分析,实现了传统光学观察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结合。
 
  光学系统:通常采用无限远色差校正系统,搭配长工作距平场消色差专业金相物镜和高眼点大视野平场目镜,能够提供清晰、稳定的图像,减少色差和像差,提高分辨率和对比度。
 
  照明系统:一般采用柯拉照明方式,配备孔径光阑与视场光阑,可通过拨盘调整孔径大小,以获得良好的照明效果。部分显微镜还带有偏光附件,起偏器可 360° 调整偏振角,满足偏光观察的需求。
 
  载物台:载物台通常具有较大的移动范围,可在 X-Y 平面内自由平移,Z 轴方向可升降调节高度,以便于观察不同位置的样品。一些型号还配备了可旋转圆形载物台板,适用于偏光镜检等特殊观察需求。
 
  主要应用
 
  微观组织分析:可观察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、相分布、夹杂物等微观特征,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,为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依据。
 
  缺陷检测:能够识别金属材料中的裂纹、气孔、夹杂物等缺陷,便于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估,防止因缺陷导致的产品失效。
 
  相变研究:在热处理过程中,可观察金属材料的相变行为,如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等,为优化热处理工艺提供指导。
 
  失效分析:当金属材料发生失效时,通过观察断口形貌和微观结构,分析失效原因,如疲劳、腐蚀、磨损等,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。